┆    
当前位置:至尊财经网新  闻地方新闻

中国铁腕禁毒 打击新型合成毒品

来源:本站整理  发布时间:2020-06-25 03:17:31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

  中新社北京6月23日电 中国铁腕禁毒,直击境内和境外毒品问题、传统和新型毒品危害、网上和网下毒品犯罪相互交织等。在国际禁毒日到来之际,中国多地发布禁毒治理成果。

  据河北官方介绍,2019年以来,河北共破获毒品案件1076起,抓获犯罪嫌疑人1938名,缴获各类毒品折合冰毒214.13公斤。

  厦门海关23日发布2015年以来的禁毒成果。五年多来,该海关共办理毒品走私案件67起,现场查获各类毒品2126公斤,制毒物品5526公斤;抓获犯罪嫌疑人43名;缴获毒资500余万元人民币。

  2017年至2019年,贵州全省检察机关共批捕毒品犯罪案件13220人,起诉毒品犯罪案件15571人。 (window.slotbydup = window.slotbydup || []).push({ id: "u5891748", container: "_i630znox87b", async: true });

  2019年浙江法院共审结各类一审毒品案件4309件、4815人,其中被判处5年以上有期徒刑至死刑的有738人,重刑率约15.3%,高于其他犯罪。

  在辽宁,近三年的一审生效判决中,毒品犯罪重刑率较全部案件犯罪重刑率高出26个百分点。

  2019年以来,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处没收的各类毒品数量高达2.2吨,单案平均涉毒数量超过13公斤。

  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,广州两级法院毒品案件审结数占全部刑事案件审结总数的11.3%。共判决没收销毁各类毒品2297公斤,没收毒资人民币550.6万元、港币36.7万元、美金5450元。判处毒品犯罪被告人有期徒刑五年以上刑罚644人,其中,广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171人,重刑率达91.1%。

  大数据分析显示,2019年浙江毒品犯罪案件在全部刑事案件中占比5.8%。毒品犯罪群体集中在25岁以上至60岁以下,且女性和青少年占一定比例。

  目前,毒品犯罪人员经常采用“少量、多次、流动”的手段从事毒品犯罪交易活动,贩毒活动的网络化手段增多,利用网络交易,利用虚假的身份信息邮寄毒品,并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匿名支付毒资,交易趋于复杂化和隐蔽化。

  新精神活性物质(NPS),相比于传统毒品的效果更强、更难于管控、更便于伪装,已成为继海洛因和冰毒之后全球流行的第三代毒品。

  据厦门海关介绍,2015年至今,厦门海关共办理新精神活性物质走私案件共计43起,查获各类新精神活性物质,如氟硝西泮、莫达菲尼、地西泮、唑吡坦等。

  海关人士称,这些新精神活性物质主要来自于日本等国家和地区,不法分子通过医生开具的处方购买新精神活性物质类的药品,拆除原包装后进行伪装、夹藏,再通过邮递及旅客携带的方式企图将上述新精神活性物质走私入境。

  2019年,河北全省破获互联网类贩毒案件数、抓获犯罪嫌疑人数、缴获冰毒数,同比分别上升13.33%、50%、50%;破获邮寄毒品案件44起,同比上升238.46%,网络贩毒活动日益增多,物流寄递渠道贩毒活动逐渐突出。

  (参与报道:黄歆尧 李韵涵 张伟 蔡敏婕 吴子颖 黄咏绸 郭其钰 王景巍)




免责声明:刊登本文仅为传播信息之用,绝不代表赞同其观点或担保其真实性.如认为转载内容已侵权,请联系编辑删除.

Tags:

Copyright © 2012-2021 至尊财经. All Rights Reserved .
邮箱:1823595922@qq.com